我国佛教寺院的常见石雕摆件有很多种,而各大寺院必不可少的就是放在殿外两侧的出食台。一般出食台规格高120CM至200CM不等,可根据要求定制,柱身一般为八角型,一面刻寺院名称。
出食台的缘起由来,据说是「鬼子母神」,被佛陀感化,成为一位护法天神。可是她的食量实在很大,一直无法减少,常常感到饥饿,填不饱肚子。于是佛陀命令僧人们在吃饭时,施放一些食物在出食台上,以七粒米或是指甲长的面条,透过观想及大众的加持,施食给鬼子母及游走在阳间的众鬼魂,愿他们都不会饥饿,同得饱满。后来,僧人们也效法佛陀,在佛寺的大殿旁竖立出食台,每天早、午由僧人出食,晚上则在做晚课时出食给鬼道之众生,如是就成为佛门的一个仪规了。
现代佛教寺院日常的出饮食礼仪,在每天早中晚课时间,在佛像前先用器具装上“下饭”,由一个法师欠债出去吃。外出吃饭的时候,背诵真说,并“啄食”。一般用右手,取七粒米食或者一个手指节长的面条,放在左手食指、中指上,后来结手印加拿的。从殿外,在施舍食物台前,念读诵此偈句。早书房持念:“法力无穷,慈悲没有障碍,七粒遍十方,再将食物供放施舍食物台上,同时观察想七粒米或面条,化作无数的美味盛宴,普布施供养法界众生,让大家饱满。
后来各地寺院纷纷仿效,在寺院大殿右侧通常会设个小小的石雕施食台,体恤饥困的众生。